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青春护航,匠心筑梦|护理系优秀学生风采录

发布日期:2025-10-12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弘扬先进、树立榜样,展现护理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护理系推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报道。国家奖学金是高校学生最高荣誉,获奖学生在学业、实践、品德等方面表现突出,充分彰显了护理系人才培养成果与“仁爱精技”的专业精神,激励更多学子逐梦前行。

勤奋好学,脚踏实地

                             —记助产23级-1班宋莉莉

励志名言:阅书越山悦己,槿花一日自为荣

  宋莉莉,护理系23级助产专业优秀学生,不仅因为个人能力突出当选为班级的生活委员,还因为扎实的专业课、文化课功底和不懈的努力奋斗,先后荣获2023-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大多数同学会认为宋莉莉这么优秀是“天赋异禀”,其实是她的勤奋努力、不懈奋斗所换来的结果。在采访中了解到,她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外向、善于交流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共情能力强,洞察能力强,富有同情心,能够理解他人。她对待事物好奇心强,面对新环境能快速学习,执行力强,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判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

宋莉莉在2024-2025学年度荣获《内科护理》知识竞赛二等奖、在2024学年荣获护理技能大赛优秀奖、在2024年第八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第四届“外教社 词达人杯”竞赛中取得“校内二等奖”。在学习中,宋莉莉带给我们的经验是:做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专业课和文化课,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和能力,参加志愿者服务,不断丰富和充实自我,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生活中,宋莉莉秉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待人真诚,善于沟通,生活充实而有条理。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如爱心献血等活动,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不仅能收获快乐与成长,还能结识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课余生活,也能极大地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社会阅历。

没有突然的成功,只有不为人知的坚持;没有偶然的幸运,只有日复一日的深耕。宋莉莉同学用脚步丈量目标,用汗水浇灌梦想的模样,正是青春里最动人的风景。愿我们都能以她为灯,在自己的赛道上踏实前行,遇见属于自己的繁花。

遇见光,追随光,成为光

——记护理23级-14班李锦虹

座右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李锦虹,护理系23级14班学习委员,荣获2023-2024年“三好学生”、2024-2025年“三好学生”、2024-2025年“优秀团员称号,2024-2025年《外科护理》知识竞赛“一等奖”。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句简洁有力的话,是李锦虹的座右铭,也是她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与她的交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成绩优异、获奖众多的学姐,更是一位脚踏实地、内心明亮、愿意把光传递给更多人的同行者。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时,李锦虹的回答朴实而深刻:“平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她没有空谈理想,而是把自律落实在每一天的细节中——几点起床、何时复习、怎样安排课余。在她看来,规律不是束缚,而是为梦想搭建的稳定结构。正是这样的自我管理,让她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并在外护知识竞赛中斩获一等奖。

在交流中化解难题,“积极跟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是她反复强调的一点。作为学委,她不仅是老师的好助手,更是同学信赖的伙伴。面对难题,她选择主动求助、真诚交流。她说:“生活中很多问题是难免的,理智看待自己遇到的问题。正因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这项考验才会降临。”这份坦然与智慧,让她在压力中依然从容。

除了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李锦虹也格外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专业知识竞赛”,对她而言,护理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是需要亲手去践行、用心去感受的艺术。

从校内实训到临床见习,她一步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在实践中坚定了自己“医路顺风”的职业信念。采访最后,她为学弟学妹写下了真挚的寄语:“青春总是一闪而过,希望你们在最好的年纪,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遵从自己的内心,坚信自己的价值,勇敢追逐梦想。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前途似锦,医路顺风,未来可期!”

她就像一束温暖而稳定的光——不刺眼,却足够照亮同行者的路。而我们,也会如标题所说:遇见光,再追随光,终有一天,也将成为别人的光。

以笃行赴热爱,用坚持绘青春

——记护理23级-11班孙成汭

座右铭:没有一种人生是庸庸碌碌的

    在护理系的校园里,总有一束光,因坚持而明亮,因热爱而温暖。来自23级十一班的孙成汭,便是这样一位在成长路上稳步前行的“追光者”。她以清晰的自我认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扎实的行动,在学业与实践中不断突破,成为身边同学眼中可学可做的榜样。

谈及自己,孙成汭有着坦诚的剖析:“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在生活中是一个在交往中比较慢热的人,我自己可能会觉得我行动力比较强,也对于我个人而言就比较喜欢当天的事情当天做。”慢热是她待人的节奏,而“今日事今日毕”的行动力,则是她对待学业与生活的准则,这份反差让她在忙碌中始终保持着从容与高效。

紧张的护理专业学习之余,孙成汭也有自己的“解压良方”:“平时的话我就比较喜欢每天拿出空闲的一点时间来听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歌,会使自己放松一些,尤其是在很紧张的情况下,也很喜欢看一些辩论赛,我觉得为我打开了新的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思路。”音乐舒缓情绪,辩论赛拓宽思维,这些爱好不仅为她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成为她调节状态、提升认知的“养分”。

  性格慢热的她,从没有让内向成为“舒适区”的枷锁,反而主动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其实很喜欢参加学校的一些比赛,因为我本身性格比较慢热偏内向,一些比赛其实很好锻炼了我的性格和处事。但同时我性格也带着一点强势,因为我觉得既然你参加了比赛,就要拿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只有这样,才不会后悔。”这份“全力以赴”的态度,让她在生理比赛、基护比赛、内外护知识竞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名次,用成绩证明了“突破”的力量。

当被问起坚持的动力,她说:“我觉得大学为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良师和挚友使我能更好的展现自我,珍惜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可能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支撑着我取得了一些成绩。”正是这份对平台的感恩、对师友的珍视,让她始终保持着探索的热情,在尝试中不断解锁新的可能。

在学习方法上,孙成汭也有着自己的“独家心得”:“其实我觉得我的方法就是静下心来,不急躁,反复回顾,适当放松,保持一定的压力。高压不是一件好事,但适度的压力就是催人进步动力。”同时,她还贴心地为同学们推荐了学习好去处:“如果让我推荐一个学校地方,图书馆是个不错的学习地方,那里无论是环境还是氛围都能够让你更好的静心下来,背书、看课、整理自己的思绪。”

支撑孙成汭一路向前的,还有一句刻在她心里的座右铭:没有一种人生是庸庸碌碌的”这句话源自一场辩论赛,却成了她面对选择时的“定海神针”。“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当你走向选择的岔路口时,无论你选择了哪条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当我做选择的时候,无论是否参加这场比赛,是否去学一些东西,都会想起这句话,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采访的最后,孙成汭也将这份温暖与力量传递给更多同学:“祝大家无论何时都能心不老,如原上草一样生生不息。”

从慢热内向到主动突破,从认真学习到赛场争光,孙成汭用行动证明:榜样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心怀热爱、笃行不怠,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而她的故事,也将继续激励着护理系学子,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在成长路上坚定前行。

初心如磐,笃行不怠

——护理23级-13班张小雪

  张小雪,护理23级13班学习委员,曾获得“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一届《基础护理学》知识竞赛一等奖”“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外科护理》知识竞赛二等奖”“2024 年度生理知识技能比赛二等奖”“2023-2024学年度三好学生”“2024-2025 学年度三好学生”“2025 年现场急救微专业线下培训学习优秀学员”还获得“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


她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她感到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时间紧凑,科目内容繁杂,大量知识点需要背诵记忆。面对这些学习压力时,她会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把繁杂知识点拆成小目标来学习,结合图谱、口诀辅助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节奏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步入大二课程后,实操课程明显增加,在刚开始学习第一次静脉穿刺、心肺复苏、导尿练习等护理技能操作时,她非常紧张,手抖到无法精准操作,看着同学都能够顺利完成课程内容,她变得焦虑迷茫,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护理这个专业。

焦虑和迷茫并不能能阻止她前进的步伐。她同学榜样,和她们一起练习护理操作,讨论与护理知识相关的问题,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同时循序渐进地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从简单的小目标到有难度的大目标。课堂上,她认真听老师讲解操作上的重点内容,在此之前提前熟悉流程,然后观察老师和同学的手法再对着模型反复练习,允许自己从“不熟练”开始,也不再以他人的练习进度来否定自己。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下,她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信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初心如磐,笃行不怠。在护理这条充满挑战与荣光的道路上,张小雪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属于她的白衣天使之路,也照亮着更多后来者的前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