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2020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就业基本情况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20届毕业生共2134人,截止到8月31日已就业人数1744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81.77%。截止到12月底已就业人数203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95.22%。
毕业生规模
1. 毕业生性别分布
本校2020届毕业生总数为2134人,其中,男生48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2.8%;女生164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7.2%。
 
 
 本校2020届毕业生性别分布
2. 毕业生专业分布
 本校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总数(人) | 
| 护理 | 1204 | 
| 医学检验技术 | 78 | 
| 医学影像技术 | 75 | 
| 药学 | 71 | 
| 口腔医学技术 | 24 | 
| 医疗美容技术 | 23 | 
| 医学营养 | 10 | 
| 康复治疗技术 | 48 | 
| 助产 | 58 | 
| 口腔医学 | 248 | 
| 临床医学 | 295 | 
 
 
3.毕业生全国生源分布
本校2020届省内生源毕业生生源省分布
| 生源省 | 所占比例(%) | 
| 河北省 | 65.9 | 
| 北京市 | 0.1 | 
| 天津市 | 1.1 | 
| 山西省 | 7.8 | 
| 安徽省 | 0.1 | 
| 福建省 | 0.2 | 
| 甘肃省 | 7.7 | 
| 四川省 | 6.9 | 
| 宁夏 | 1.2 | 
| 辽宁省 | 0.5 | 
| 云南省 | 0.8 | 
| 山东省 | 1.7 | 
| 广东省 | 0.2 | 
| 吉林省 | 0.6 | 
| 贵州省 | 2.0 | 
| 江西省 | 1.6 | 
| 广西省 | 0.1 | 
| 重庆市 | 0.3 | 
| 青海省 | 0.9 | 
| 河南省 | 0.5 | 
| 湖北省 | 0 | 
| 陕西省 | 0 | 
4. 毕业生省内生源分布
本校2020届毕业生中,65.9%为省内生源。省内生源毕业生较为集中的生源地城市为廊坊(35.1%)、保定(15.5%)、沧州(10.1%)、张家口(7.4%)。
 本校2020届省内生源毕业生生源地城市分布
| 生源地城市 | 所占比例(%) | 
| 廊坊 | 35.1 | 
| 保定 | 15.5 | 
| 唐山 | 6.9 | 
| 张家口 | 7.4 | 
| 邯郸 | 7.2 | 
| 沧州 | 10.1 | 
| 承德 | 3.6 | 
| 秦皇岛 | 2.3 | 
| 石家庄 | 5.0 | 
| 衡水 | 2.6 | 
| 邢台 | 3.1 | 
5.毕业生分专业省内生源分布
 本校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主要生源地城市分布
单位:%
| 专业名称 | 廊坊 | 保定 | 张家口 | 唐山 | 沧州 | 邯郸 | 
| 护理 | 44.5 | 15.5 | 6.7 | 4.2 | 9.1 | 5.9 | 
| 医学检验技术 | 19.4 | 14.9 | 9.0 | 9.0 | 16.4 | 4.5 | 
| 医学影像技术 | 17.6 | 17.6 | 9.6 | 8.1 | 13.5 | 10.8 | 
| 药学 | 29.2 | 10.4 | 6.3 | 16.7 | 6.3 | 10.4 | 
| 口腔医学技术 | 8.3 | 12.5 | 12.5 | 4.2 | 16.7 | 12.5 | 
| 医疗美容技术 | 13.3 | 6.7 | 13.3 | 6.7 | 20.0 | 6.7 | 
| 医学营养 | 20.0 | 10.0 | 0 | 20.0 | 30.0 | 10.0 | 
| 康复治疗技术 | 19.4 | 3.2 | 0 | 12.9 | 16.1 | 9.7 | 
| 助产 | 16.2 | 16.2 | 2.7 | 5.4 | 10.8 | 8.1 | 
| 口腔医学 | 11.8 | 14.7 | 7.8 | 17.6 | 5.9 | 13.7 | 
| 临床医学 | 11.1 | 14.3 | 17.5 | 15.9 | 12.7 | 7.9 | 
6. 毕业生分专业、性别分布
 本校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性别分布
单位:%
| 专业名称 | 男 | 女 | 
| 护理 | 16.2 | 83.8 | 
| 医学检验技术 | 24.4 | 75.6 | 
| 医学影像技术 | 44 | 56 | 
| 药学 | 22.5 | 77.5 | 
| 口腔医学技术 | 25 | 75 | 
| 医疗美容技术 | 0 | 100 | 
| 医学营养 | 30 | 70 | 
| 康复治疗技术 | 43.8 | 56.2 | 
| 助产 | 0 | 100 | 
| 口腔医学 | 31 | 69 | 
| 临床医学 | 39.3 | 60.7 | 
 
毕业生毕业去向
1. 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本校2020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2%。其中“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86.9%,“毕业后读本科”的比例为7.5%,“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为4.9%。毕业后入伍0.7%,选择创业的比例为0.1%。
 
 
 本校2020届毕业生去向分布
2. 毕业生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
本校2020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专业是康复医疗技术(100%),医学影像技术(100%),医疗美容技术(100%),医学营养(100%),口腔医学技术(100%);毕业去向落实率居中的专业是助产(98.3%),护理(97.9%),药学(95.8%)、医学检验技术(92.3%)、;口腔医学(92.3%);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专业是临床医学(82.7%)。
 
 
 本校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3. 近四年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对比
2017年总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25%,2018年总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99%,2019年总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17%,2020年总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2%。
| 专业 | 2017年毕业 去向落实率 | 2018年毕业去向落实率 | 2019年毕业 去向落实率 | 2020年毕业 去向落实率 | 
| 医疗美容技术 | 100% | 100% | 86.4% | 100% | 
| 医学营养 | 100% | 100% | 77.8% | 100% | 
| 口腔医学技术 | 86.7% | 100% | 68.2% | 100% | 
| 助产 | 100% | 100% | 83.0% | 98.3% | 
| 涉外护理 | 95.0% | 100% | 无 | 无 | 
| 药学 | 100% | 98.5% | 91.9% | 95.8% | 
| 康复医疗技术 | 100% | 97.2% | 90.6% | 100% | 
| 医学影像技术 | 100% | 96.7% | 68.0% | 100% | 
| 护理 | 93.6% | 96.3% | 93.5% | 97.9% | 
| 医学检验技术 | 91.1% | 85.6% | 91.5% | 92.3% | 
| 临床医学 | 无 | 94.1% | 84.0% | 82.7% | 
| 口腔医学 | 无 | 90.7% | 88.4% | 92.3% | 
毕业生就业流向
1.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总体分布
本校2020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23.9%的人在河北省就业;有3.2%的人在北京市就业;有73.1%的人在其他省市就业, 本校2020届毕业生受疫情影响,就业区域较为分散,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回生源所在地就业。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总体分布  
2.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本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于“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类的1349人,比例为72.77%.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总体分布
3.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及规模情况
本校2020届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医疗卫生单位占比52.5%,其他企业33.9%,国企1.8%.,城镇社区2.2%
 
 
 本校2020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分布
本校2020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的92.5%,300以上大型规模用人单位的7.5%。
 
 
 本校2020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规模分布
 
 
 
第二部分 就业主要特点
一 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举措
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我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主任,副书记副院长为副主任的“就业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各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书记为组长,系学工科长、教学科长、辅导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院系两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形成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各尽其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坚持创新文化引领,围绕逐步完善创业教育、指导帮扶两个创业教育环节的主线开展工作。
2. 完善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流程
在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制定了《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制度》,各级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学院党委负责就业创业工作的宏观决策,学院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规,日常工作学管中心负责统筹,各系部由系部主任牵头负责本系部就业创业工作,由各系学工科组织辅导员具体落实各项就业创业工作。为了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学院挂牌成立了自己的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出台了《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大学生孵化中心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举办了三届,广泛宣传了创业政策和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入驻项目正在孵化。
 
3.  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
我校注重就业渠道的畅通开发,通过就业信息网平台举办网络专场招聘会、网络推介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在校学子提供给广阔的就业平台。我校积极开拓市场需求,与相关用人单位积极对接,每年召开重点用人单位交流座谈会。
1)积极推进导向工程,努力开拓核心市场。
学校把招聘会按照不同学制、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类别分类,每年将相关专业用人单位“请进来”,召开招聘会,便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行校内招聘与校外招聘相结合,每年向毕业生推荐上级各类实地和网络招聘会,让毕业生“走出去”,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双向选择的专业化平台。
2)强化服务“地方”的就业意识,稳步提升就业质量。
学院尽一切可能拉近毕业生与地方用人单位的距离,努力占领地方就业市场。引导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将地方文化、区位优势文化注入给学生,把求职平台搭建在校内,做好地方用人单位引进、就业信息发布、校园招聘等组织工作,毕业生只要在校内就业信息网上就能了解地方单位岗位需求的情况,同时参加校园地方单位专场招聘会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便捷、快速的就业管理服务,从而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3)立足特色,强化内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我校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继承和巩固原有“精品”特色专业的工作基础上,坚持以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为统领,从品牌发展、辅导体系、实习实训、校企互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我校职业发展教育的系统建设和发展,努力探索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战略、具有学院特色的职业发展教育新模式,促进学院人才培养的全面优化。
4.  积极开展就业形势教育,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
学校坚持“整合资源,化简求职,满意就业”的服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从毕业生最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出发,多举措、多渠道、多形式为毕业生提供服务,坚持开展就业形势教育,加强利用入学教育、实习生动员大会、就业工作会议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在为毕业生提供便捷、快速的就业管理服务的同时,把艰辛繁琐的求职过程简单化,切实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满意度。
5.  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就业服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我校积极拓展信息渠道,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充分利用微信、QQ等信息化平台,积极占领毕业生就业信息阵地,变被动发布就业信息为主动推送就业信息。几年来,依靠已建立的生源信息共享、就业信息管理等服务系统,形成以就业数据库为核心,以就业信息网为主导,以嵌入式职业发展为实训平台的个性化就业管理与服务的信息模式。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集就业指导教学与实践、就业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2019年底我院预投资20余万元开发一款网络就业信息平台,将极大改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创业活动,在疫情发生以来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就业工作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6.  强化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服务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创业准备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激发创业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就业形势和创业方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规范学生参与求职择业与创业活动的行为,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创业目标,掌握技巧,解决求职与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就业政策,正确选择职业,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贯穿就业—立业—成才的明线,但时刻紧扣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精神的暗线,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个人的职业人生才会体现出最大的价值。”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 和”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成立以来,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创业大赛和创业大赛成果展等活动,充分提高本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7.  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专门研究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工作,深化校企合作内容;与制药企业、口腔材料制作企业、美容机构等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企业文化,开展联合培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各系部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在场地、设备、人员安排上要适应办学需要;集中力量建设几个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实训中心,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展示办学实力,形成对外宣传的窗口;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实验开出率;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巩固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根据生源变化和发展需要,拓展新的实习基地,特别是围绕京津冀和生源集中的外省市;强化对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和实习生管理,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聘用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定期开展交流研讨。
二 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毕业生对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本校2020届毕业生对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满意度为97%。
 
 
 本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
数据来源: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20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
第三部分 就业相关分析
一 专业相关度分析
1. 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在学校引导下“先就业,后择业”,因此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与往年相比偏低。
本校2020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9%。
 
 
 本校2020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的人数%
2. 各院系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本校2020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护理系53%、康复治疗系44%,临床与预防医学系77%,药学系72%、医学技术系47%。
 
 
 本校2020届各院系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的人数%
3. 各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本校2020届毕业各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医疗美容技术100%、口腔医学90%、药学72%、临床医学68%、助产56%、护理专业52%、医学检验技术47%、康复治疗技术44%,口腔医学技术36%、医学营养33%、医学影像技术30%。
 
 
 本校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的人数%
二 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本校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5%。
 
 
 本校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
数据来源:-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20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分析
1.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以100人为例)
| 渠道 | 实习 | 网络双选会 | 其他网上应聘 | 学校就业推荐 | 发布招聘信息海选 | 
| 人数 | 2 | 6 | 56 | 2 | 34 | 
数据来源: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20年网上调查。
2. 用人单位在未来2年所需毕业生专业类别
 用人单位在未来2年所需毕业生专业类别(以100人为例)
| 专业类别 | 临床 | 护理 | 药学 | 康复 | 医学美容 | 医学技术 | 
| 1年 | 14 | 29 | 18 | 13 | 8 | 17 | 
| 2年 | 12 | 29 | 16 | 16 | 10 | 17 | 
数据来源: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20年网上调查。
 
第五部分 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与反馈
1.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本校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育教学满意度为98%。
 
 

2. 学校教育教学改进举措
学院执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聘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模式改革:深化“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一贯式”(实训—见习—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3)教学方法改革: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倡导采用任务驱动、PBL、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
4)课程改革:以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5)教学评价改革:大力推行教学评价改革,建立灵活、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实施学分制,实施多元评价体系。
二 专业预警及调控措施
1. 需要缩减的专业及缩减措施
助产专业自设置以来,学生报名较少,导致此专业开办困难,建议停办,但此专业还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如继续开办需加大宣传力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偏低或呈现下降趋势,建议调整招生计划,减少招生。
2. 需要加强发展的专业及措施
1)药学专业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需要进继续加强。一是拓展专业方向,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适合的发展方向,如药物工程、药品营销等;二是加大办学投入,保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配备师资、设备、场地等教学资源,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与药企合作培养,引进企业人力、物力及文化,共同培养实用人才。
2)医疗美容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需要加强发展。一是做好专业宣传,改变社会和学生的观念,正确认识该专业特点和就业岗位情况;二是和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等合作培养,确保稳定的就业和收入;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培养方式,打造学生过硬的技能本领,技术证书要做好选择。四是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去向引导。
3. 需要预警的专业及调整措施
口腔医学技术、医学营养专业虽然从社会发展来看具有一定市场前景,但学生报名较少,就业面向较窄,继续开办具有一定困难,建议停办;临床医学专业要大力提高助理通过率,提高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