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4月23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贯彻落实学院党委的安排部署,组织教师在我部资料室召开了题为《学党史 坚信念 担使命 共奋斗》的思政实践教学第二次集体教研活动,努力打造思政金课,着力培育时代新人。此次集体教研活动继续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依托,设计了题为《追寻那些年的红色记忆》讲党史故事、文艺汇演活动。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发展历史,我部教师选择13个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党史事件,用艺术形式呈现。十二名任课教师分别选取其中一个时间节点,在所任课班级中发布实践教学任务;各班学生以小组形式承接实践教学任务,由学生自己确定艺术表现形式,最终由任课教师选拔推荐参加汇演的班级小组。由十二个小组以(歌舞、诗朗诵、演讲、舞台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分别展现党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呈现中国共产党辉煌一百年的发展历史。
本次会议,由每位教师将自己负责的版块内容、对学生的安排以及节目价值意义进行设计和阐释,然后老师们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等进行综合研讨交流。


1.教师曹建芝:我负责的时间节点是中共一大。讲述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无产阶级有了革命斗争的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学生们自编自演了舞台剧,正在排练中。
2.教师杨晶晶:在本次实践课中,我负责的部分是南昌起义。我分别在任课班级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形式多样,最终在各个班级中挑选优秀学生代表,组合演绎舞台剧“南昌起义”舞台剧以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为开端,分场景演绎并讲述南昌起义的背景、经过以及重要意义。然后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河坝战役穿插其中,直到井冈山上大会师。通过这次活动向同学们生动形象的传递了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更是“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同时,也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领会到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对中国共产党的苦难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思政部副主任付立侠:我负责的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由2020级护理五班李茂森等九名同学表演的《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话剧,以会议场景再现形式把观众带到那个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向观众展示流淌在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符号与基因,遵义会议彰显出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精神,如星辰北斗,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4.教研室副主任李谭:我负责的是长征部分,由学生表演《永远的丰碑》舞台剧。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长征那段历经艰苦却又百折不挠的岁月。长征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5.教研室主任陈兰云: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主张、意志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勇担历史责任,始终站在时代最前线,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同学们演出的《历史的回音》诗歌朗诵的内容:是关于抗日战争历史中的国共宣言,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从中穿插了很多历史的记忆,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凯歌,通过节目编写演出,学生们表达出: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历史 捍卫和平 捍卫祖国;将大力弘扬、 抗战精神、 团结一心 、自强不息;将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6.教师苗冠军:我负责的任务是《重庆谈判》这一部分内容。接受任务以后,我在任课的三个班级开展动员,要求自由结组,全员参与。同学们分组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表现形式进行表演准备。在班级进行汇演评比以后,我又组织三个班进行了评比,最后优选出一组同学。优选的一组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展示了重庆谈判历史背景和谈判的过程,形象地展示了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光辉形象。
7.教师包金伟: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8.教师王芳倩: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百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歌曲《红色赞歌》 学生以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感人事迹为题材改编了歌曲,用生动质朴细腻的歌词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百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9.教师段然琪:立时代潮头,开改革之先。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民意,挽狂澜,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思想解放的滚滚洪流,冲开了神州大地创新创造的闸门,中国人民踏上富起来的新征程。同学们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时期为背景创作舞台剧,用歌声、用表演、用青春的朝气,演绎这伟大历史转折下中国人民昂扬奋进的姿态。
10.教师杨会菊:我负责的是香港回归这段历史,学生演唱《我的中国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的耻辱,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给西方大国以有力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教师周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订立的一份“军令状”,也是一份庄严的“历史契约”。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几年的艰苦决战,在2020年迎来决胜收官、兑现承诺的时刻。我们靠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改革开放、不断创新,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自身发展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耀眼标志。
12.教师沙冰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我的学生们通过歌舞与朗诵相结合的方式,热情歌颂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的美好局面。
教师们对此次思政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对于这次集体教研活动,教师们都表示对于自己未来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王冬杰做总结发言,他对老师们的准备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师生此次多种形式的表演,是以实际行动学党史、悟思想,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以汇演形式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活动意义重大,期待师生的汇演能够成功顺利演出。